“信用卡”在臺灣還是支付的主流工具,但十年前的雙卡風暴令人記憶猶新,許多人因此債臺高筑,甚至有不少人到現在都還沒擺脫債務。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底臺灣信用卡循環余額,最高的族群集中在30-49歲,比例占了將近七成,而20-29歲的年輕族群所占比重則不到8%,顯示在當年的教訓后,銀行不再盲目地沖卡量、沖業績,也讓年輕世代的卡奴比例獲得改善。
年輕人辦卡量有多有少,但消費似乎都負擔范圍內,而銀行端也持續推出新款信用卡,嵌入一顆顆水鉆的卡面,讓信用卡越來越閃耀。
確實歷經雙卡風暴后,信用卡在臺灣從放款工具回歸到支付工具,更嚴格的核卡把關也讓信用卡在現在電商及網購蓬勃發展下依然屹立不搖。
現在電子錢包、金融卡、信用卡或是各種行動支付很方便,出門不帶錢的人越來越多。
但教小孩的時候說“刷卡買東西不付錢”,會不會造成錯誤印象、影響長大后的金錢觀念呢?
臺灣的一個媽媽看到幼兒園的課本中,其中一課的課文題目是“刷卡”,內容則是“買東西,不付錢,卡片一刷,帳單自動寄到家。”
當然從字面上解釋刷卡,的確是這種意思,但“簡陋不細膩的解說,不會誤導孩子的金錢觀念嗎?
很多家長從小被教育“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對還沒有學會分辨善惡的孩子,就有這種“買東西不用先付錢”的觀念,這種教育實在不是好事。有從小就訓練卡奴消費的錯誤嫌疑。
小孩子的認知能力很單一,教了半天只記住“刷卡不用付錢”,對于帳單是什么也搞不清楚,以后看到什么喜歡的就叫爸媽刷卡,還說“反正不用付錢”,這時候要糾正才累。
不管用什么卡,其實背后提供的匯率、優惠等,都是一門金融學問,用太簡陋的語句敘述,真的會讓小孩子有錯誤的金錢觀念。至少要提醒,“刷卡只是延后付錢,但還是要付錢,而且還有利息,或是刷卡其實也是在花自己的錢”,讓小孩子學到“付出才有收獲”,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