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聞偉的一個朋友參加了一個汽車團購QQ群,這個群把想買同款車的人召集起來,一起和4S店砍價。這樣不僅人多勢眾,而且群里有懂車達人、有談判高手,最終以非常滿意的價格成交。因為朋友的經歷,汽車團購這個概念在聞偉頭腦中靈光一現。不久之后,團車網就上線了,那是2010年。
隨后兩年,團車網不溫不火。直到北京率先限購,汽車市場才成為買方市場,消費者有了議價能力。團車網象凸透鏡聚光那樣把眾多消費者的議價能力聚成一束,昔日高高在上的賓士、寶馬、豐田、奧迪、別克、福斯、現代……紛紛“低下高貴的頭”。投資者也開始對汽車團購另眼相看,在這段時間里團車網順利完成A輪和B輪融資。
此時汽車電商成為已經“風口”,汽車之家、愛卡汽車網、易車網等“近水樓臺”的互聯網企業不約而同地殺入這個領域。
在狂熱的2016年,“急先鋒”汽車之家電商業務營收17億元,其中的16.4億來自自營銷售(direct vehicle sales)。最優秀的汽車垂直門戶,從提供內容吸引用戶注意力賺廣告費,到“赤膊上陣”直接賣車,但這只是曇花一現。
2017年,汽車之家電商收入占營收的比例重挫至8%。實際上,汽車之家從Q1就開始清空庫存,為告別汽車自營做準備,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易車網經歷類似的大喜大悲之后,重點轉向汽車金融還用易鑫(02858.HK)到香港圈了一筆,狠狠坑了投資者一把。股價從上市初的10港元以上跌至如今的2港元以下,累計跌幅超過80%。
愛卡汽車相對保守,涉足汽車電商的主要方式仍是將“銷售線索”賣給經銷商,外加在“雙十一”配合汽車主機廠搞些促銷活動。
團車網到2014年末已累積銷售新車20多萬臺,總交易額逾300億。
北京等地開始限購后,舊車置換比例高達70%,必須處理掉舊車才能買新車。團車網擔心不提供處理二手車的服務會流失用戶,于是開始涉足二手車業務。到2015年6月,達到每月處理1000臺二手車的規模。
2015年6月,2016年3月,筆者兩次采訪團車網創始人聞偉。2018年末看到團車網招股文件時吃了一驚,主營業務即不是團購、也不是二手車,而是“汽車展銷會”。
善變是創業公司的特點,注冊公司時想的是模式A,剛一開張就發現需要改成模式B,不管順利不順利兩年以后多半已是模式C。擁抱變化、屢敗屢戰的精神值得褒揚,但以剛跑了一兩年的新模式上市,帶給投資人的風險有些大。
也是如此,2017年、2018年全面轉向2B的收單業務。2018年砸出11億市場費用,收單業務收入好不容易達到50.7億,卻要從25.5億“毛利潤”還拿出27.8億與渠道拓展機構分潤。說白了是賠本賺吆喝。
“亞市”的升級版
招股文件披露,團車網2017年在75個城市舉辦304次展銷活動,參展商4737家,成交19.3萬輛。2018年在196個城市舉辦851次展銷活動,參展商8281家,成交34.7萬輛。
每場展銷視規模由2~5名市場人員運作。線上發布消息、線下邀請車商同步進行。從2018年成交數據看,消費者在展銷會上支付的價格比廠商建議零售價低7.2%。各品牌、款式的新車集中展示,商家讓利,足以調動潛在購車者的興趣。既然打算買車,多家門店的展銷會,當然要去看看。特別是連一家4S店都沒有的低線城市,汽車展銷會是個不大不小的節日。
2017年的304場展銷會總成交額300億,平均每場成交汽車635輛;2018年的851場展銷會成交額481億,平均每場成交汽車408輛。頗有“象賣白菜一樣賣汽車”的氣勢。
(圖1)
團車網主要收入來自向參展商收取“攤位費”。2017年、2018年營收分別為2.8億和6.5億,變現率(Take rate)分別為0.94%和1.35%。毛利潤分別為1.95億和4.68億,毛利潤率分別為69.5%和71.8%.
(圖2)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簡稱“亞市”)曾經是汽車行業的晴雨表,就是從“汽車展銷會”到“常年展銷會”一路發展成交易市場的。后來隨著4S店模式興起,“亞市”才逐漸式微。
但4S店興建、運營成本高,即便在一線城市也不能過密布局。假如一個四線城市,每年所有品牌的汽車加起來不到1000輛,那些預期年銷量不足10輛的品牌根本不可能去設4S店。
團車網填補了這一空白,相當于10年前北京的“亞視”。不同的是團車網可以在網上預先招攬客戶,對活動進行預熱并初步了解用戶的需求。團車網還邀請汽車經銷商及保險、零配件、汽車后服務提供商參加。
綜上所述,團車網算是互聯網時代“亞市”的升級版。
模式有希望,但沒有完全“跑通”
1)毛利潤
主攻展銷會的2017年、2018年,團車網毛利潤率分別為69.5%和71.8%。
營收成本中最大的一塊是場地成本,包括場地租賃、展位搭建。2018年此項支出為1.43億,平均每場16.8萬。較2017年的20.8萬、2016年的33.4萬有很大降低。一方面是因為成本控制能力、議價能力提高,另一個因素是開在最低線成城市的展銷會占比擴大,拉低了成本。
人力成本指團車網派出員工薪酬,截至2018年末團車網共有653名市場人員。全年展會人力成本總額736萬元,平均每場8700元。
其它成本包括商業保險、物料運輸、餐食及臨時寬帶費用。
(圖3)
團車網在計算毛利潤時把會展本身必須花的錢全部扣除,算出70%左右的毛利潤率,財務上沒有問題,但不太令人信服,詳見下文。
2)盈利能力分析
代表毛利潤的藍色折線始終無法“淹沒”代表費用的彩色堆疊柱,說明團車網經營利潤一直為負(即經營虧損)。例如2018年,團車網毛利潤4.86億,但市場、行政、研發三項費用合計達5.36億,經營虧損6804萬。
(圖4)
三項費用中占大頭的是市場費用,2017年、2018年分別為2.23億和4.32億。
(圖5)
市場費用主要用于打廣告及銷售團隊薪酬,2018年這兩項開支分別為2.6億和1.25億,市場費用共計4.32億,占營收的66%。較2017年、2016年明顯降低。
前面說過,團車網僅將組織展銷會本身的支出列為營收成本。但參展商是市場人員拉來的,讓本地消費慕名而來需要全方位廣告投入。這兩筆錢不花,展銷會一無商品二無顧客,怎么會有成交?
筆者一貫主張“必須花的錢是成本、可花可不花的是費用;營收扣除成本是毛利潤;毛利潤扣除費用是經營利潤?!?/p>
這樣計算出的毛利潤率才能揭示企業真實的盈利能力。
團車網的主打模式可以根據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汽車展銷會”,目前此模式沒有完全跑通,但有一定希望。
2018年,團車網市場費用收至營收的66%,比拼多多、蔚來這些市場費用高過營收的靠譜很多。
為“黃?!碧峁┍憷??
在中國,從新車銷售、年檢驗車到二手車買賣無處沒有黃牛的影子。
活躍在新車銷售環節的黃牛沒有庫存,通過與消費者溝通落實購買意向,然后向一級經銷商(4S店)采購,俗稱“拼縫”,
消費者走進4S店,身著帶有該店logo工服的人熱情地介紹車型、了解需求、解答優惠政策,這個人有可能是黃牛。根據“行規”4S店不會去揭穿黃牛,許多消費者購買時沒有留意到賣家不是4S店。
有利可圖才會有黃牛,黃牛的收益就是消費者的損失。比如黃牛承諾一個相對低的價格,但交車時讓顧客補交這樣那樣的費用,或者為原本贈送的貼膜、地膠付款……
團車網服務的不僅有一級經銷商——Franchised dealers(即4S店),也有二級經銷商——Secondary dealers(即黃牛)。具體到某次展銷會,有多少黃牛多少一經經銷商,只有團車網清楚。
團車網一年花費數億租場地、搭展臺、重金廣告招攬潛在用戶……根據2018年數據,每次展銷會平均有10家經銷商參展,每家花費不到8萬。按每次成交400臺,每家成交40臺計算。每臺賺2000元就能收回參展成本。對黃牛來說,花8萬塊錢、賣出40臺車,很值。
團車網最近1、2年的成功來自于“主動讓黃牛薅羊毛”。但這次展會受偏的群眾多了,下次再辦就未必有人氣。
黃牛帶來的是虛假繁榮,團車網下一步要對黃牛說不,引入真正的一級經銷商,否則一兩年后又得換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