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機越來越“萬能”了。5年前出門必帶的老三樣——手機、鑰匙、錢包早已簡化成手機、鑰匙,甚至使用電子密碼鎖的人只需隨身攜帶手機出門即可,不用鑰匙也能進家門。
在中國,尤其是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現金越來越沒有“存在感”,甚至賣早點的小攤上都掛著用來支付的二維碼。中國特色的無現金路徑正在逐漸形成。中國“無現金社會”到來的速度之快,令世界驚詫。英國《金融時報》為此發過一篇觀察分析文章,題目就是《移動支付普及,中國跳過信用卡走向無現金社會》。
然而,筆者認為,在“無現金”社會里,也應該給現金留下一席之地,等一等那些還沒有享受到互聯網紅利的人。
便利是中國的移動支付得以快速推廣的根本原因。不需要另購,只要生成一個二維碼即可進行交易,極大地方便了用戶。但是,使用移動支付的群體集中在什么年齡段呢?2015年益普索的《移動支付報告》中顯示,超過85%的移動支付使用人群集中在16—39歲,這意味著在中國,相當一部分上年紀的人仍然沒有使用移動支付的習慣。然而,筆者曾在深圳看到,有個別線下商家只接受移動支付或刷卡支付。如果老人來這些商家購物時又該怎么辦?
老人不使用移動支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不舍得花錢買流量;年紀大記憶力不好,學了很多遍仍然沒學會如何掃碼付款;擔心移動支付不安全,害怕銀行卡里的錢全被劃走……這些顧慮讓老人難以改變消費習慣,也意味著現金支付對部分老人來說是必須存在的支付方式。
無現金社會并不等于消滅現金,移動支付應該與現金支付相互補充。《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所以,消費者應該有選擇的權利。無論是信用卡、儲蓄卡,還是現鈔、移動支付,都應該是支付手段的一種方式,而不能以一種方式完全取代另一種方式。
銀行與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銀行即服務。
2019年6月14日,億歐智庫研究院將在“2019丨全球新經濟年會·金融科技峰會”上發布《2019開放銀行與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深度解讀金融科技賦能開放銀行的融合與落地應用——上海·虹橋·世貿展館邀您見證!搶票鏈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