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創新進程加快,在提供給消費者方便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灰色地帶。而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一些公司不斷挑戰紅線,有的把利潤完全創建在用戶備付金利息之上,有的把支付牌照價格炒上天,還有的直接“套碼”、“套現”違規操作,甚至對接不法“二清”機構,最后被攜款跑路。
截至2017年1月,央行共清理出239家無證即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
截至2017年6月中旬,央行正式注銷的支付機構名單已達12家。在央行官網下的已注銷支付許可機構名單中,又增了兩家支付機構。一個月來,已有8家中小支付機構在續展中被取消支付牌照,均是因被合并而注銷。實際上在前三批續展中,一共有10家支付機構被要求合并,除了以上的8家已經完成合并之外,還有國付寶合并海南一卡通、點佰趣合并溫州之民,這兩家機構尚未發布公告。
越來越多的中小機構選擇合并業務,一種情況是因為同一法人擁有幾張支付牌照,為避免業務重復繁冗而選擇合并管理;另一種情況就是抱團取暖度過寒冬,畢竟,現有的250多張支付牌照能獲得的利益空間十分狹窄。
除了“紅牌”罰下場,對支付機構的罰款單頻現,幾乎所有大中小型支付機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罰款處罰。
而這,只是無現金支付在漫長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其中一道門檻。
對唐彬而言,故事從2003年8月開始。那年,第三方支付還是個新鮮事物,他創立了易寶支付。
“當時的金融系統和技術還不發達,銀行后臺與企業之間資金流動的對接都還不是很暢通,支付很不方便。”唐彬告訴本刊記者。
于是,出現了一些專門做支付網關的機構,它們把銀行后臺對接好,再接入商戶,成為一種新模式。
第三方支付機構像一個中介,搭起了銀行和商戶之間更為方便的橋梁。這一期間,包括網銀在線、快錢、、匯付天下等一批支付機構紛紛成立。
在線下,收單分為ATM機和兩種,而支付機構只能通過POS機完成收單業務。因此爭搶商戶和用戶、全面布局POS機,成為不少支付機構的重中之重。
而這一局面,隨著線上收單業務的興起,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成立。螞蟻金服商學院副院長朱紅軍表示,“支付寶作為一個擔保交易平臺,創造性地解決了電商業務中無現金交易的信用和安全問題。”
這恰恰也是銀行留下的機會。
從技術上來說,當時使用網上銀行轉賬,還需要在電腦上插入一個形似U盤的數字認證工具,較為落后;而從規模上來說,為個人用戶服務的擔保業務對銀行業來說微不足道。
上述報告中還提到,第三方支付公司比銀行的優勢在于:其將支付當作是接觸用戶的一個入口,這有助于它們日后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務,比如“存款”和財富管理服務、借貸服務及網絡銀行服務。而單單支付這一活動就能積累大量有價值的用戶交易數據。
第三方支付的盈利
2011年5月,央行公布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單,包括支付寶、財付通、中國銀聯、易寶支付、網銀在線等27家公司。
這時候,已基本形成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用戶黏性平臺,和其他支付機構的開放式平臺兩大陣營。
彼時每產生一次刷卡交易會收取交易金額約1%~2%的手續費,通常這筆手續費按照發卡銀行、收單機構、銀聯7:2:1的比例分成,而支付機構主要參與的就是這兩成的收單機構手續費分成。
這顯然是個“走量”的長尾生意。一個典型的表現是,全國聯網POS終端保有量一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截至2016年末,這一數字達到了2453.50萬臺。
監管不斷降低的刷卡費率
央行降低刷卡費率的邏輯,不僅僅是為促進銀行卡產業和市場的發展,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改善商戶經營環境,進而擴大消費,促進商貿流通。其效果也很明顯:銀行卡滲透率由2001年的2.7%上升到2016年的48.47%。
從2003年至今,央行兩次下調刷卡費率:2013年2月首次下調,實行政府固定發卡轉接收益,指導收單收益,總體下調幅度在23%~24%;2016年9月,央行再次下調刷卡費率,其中餐飲娛樂業的刷卡手續費費率降幅超過一半,經央行初步測算,政策實施后各類商戶合計每年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
這進一步稀釋了支付行業的利潤。
也有業內人士判斷,支付平臺上的交易規模必須超過千億元,才能盈利。以此推算,據不完全統計,這樣的公司可能遠不足50家。
“一千億可能還不夠,如果是一般的通用模式,靠利潤很薄的線下收單業務,我估計還很難持平。”唐彬告訴本刊記者。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了絕大部分行業份額,他們通過用戶迅速占領了市場,其余支付機構也只能夾縫中求生存。我們做的是垂直的2B模式,可以為客戶實現分賬、資金歸集、供應鏈金融等服務。”他說。
支付牌照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于2017年4月26日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目前擁有央行發放支付牌照的機構共有255家。
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曾向媒體披露,截至2017年1月,全國共清理出239家無證即非法從事支付業務機構,“支付市場供給和需求有一些失衡,供大于求的情況比較嚴重,行業存在過度競爭。”
央行對支付牌照的嚴格控制,使得支付牌照成為新的稀缺資源,引發各大企業對支付牌照的爭搶。因為規定無法進行牌照轉讓,他們通過收購支付機構大部分股權,間接獲得支付牌照。據估算,目前已有約30家支付機構被收購,京東、海爾、唯品會、美的、美團點評等電商就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支付牌照。
支付發展的副產品:亂象
2016年8月起,央行集中對存在“二清”的支付機構進行了處罰。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因為“二清”機構手上掌握更多的本地商戶資源,支付機構傾向于把地推工作留給“二清”機構做,這是行業內“幾乎普遍存在”的市場亂象。
上述人士認為,商戶和支付機構并沒有真正碰面,資金通過“二清”機構在流轉,這會造成一個巨大的風險,因為支付機構要先把錢結給“二清”機構,然后“二清”機構再把錢結給商戶,這中間有個時間差,一些“二清”機構就截款跑路了。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鷂也觀察到,不管是支付機構,還是監管部門,對于“二清”機構都缺乏有效的監管方法,再加上相關法律不完善,“二清”機構甚至可以低成本地“為所欲為”,發生問題后只能由支付機構兜底埋單。
“如果銀行把網點外包出去的話,是不是會發展得更快?但是為什么銀行不能把網點外包出去?因為它要履行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這種基本的法律義務,要識別客戶。難道支付機構就不需要這么做嗎?”趙鷂表示。
“二清”亂象只是支付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典型。
5月末,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關于涉嫌無資質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巡查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指出,5月中旬,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巡查發現,包括易付寶、阿里緣寶支付、財付寶、有付、積木支付等多家互聯網平臺涉嫌無資質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
事實上,以金融的嚴標準要求追求規模效益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這個過程充滿痛苦,幾乎行業內的所有企業都要付出代價。第一梯隊的多家大型老牌支付機構,甚至連一向謹慎的支付寶和財付通,都被罰過。
如今,“支付老兵”唐彬變得更加小心翼翼。處在一個日息萬變的行業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場與監管、市場內部不同角色之間的角力。
“我們的出發點一定是符合監管。我們與巨頭也是合作關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巨頭們實質上已經是‘銀行+支付’了,除了做支付,還經營著跨行清算業務,這和普通只做支付業務的公司完全不一樣。銀行得按銀行監管,支付按支付監管,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公平。”唐彬說。
銀行與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銀行即服務。
2019年6月14日,億歐智庫研究院將在“2019丨全球新經濟年會·金融科技峰會”上發布《2019開放銀行與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深度解讀金融科技賦能開放銀行的融合與落地應用——上海·虹橋·世貿展館邀您見證!搶票鏈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