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線下返利場景你怎么看,能不能做?
這句話在過去的12年間,至少有超過100人問過或者和我討論過類似的問題(毫不夸張)。
前些年我都是勸大家別去做,因為線下返利雖然看起來市場很大,擁有萬億級別的規(guī)模,但是也真的很重,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尤其小公司想做好這塊那可是非常的不容易,極大的可能是做了炮灰,充當先烈。
另外當時的條件也極不成熟,于是建議大家還是先做好線上返利為主,這個事就先別去想。
我自己在2018年-2019年創(chuàng)業(yè)做社交代理淘客平臺“兔子優(yōu)選”的時候,很多人包括我們的代理用戶都在和我討論,“花生日記”都開始搞線下返利了,在飯店吃飯都能有傭金,非常吸引用戶,我們“兔子優(yōu)選”要不要上?什么時候上?再不上用戶都要被他們吸走了……
我當時的回答都很明確,我說我們暫時不會去上,我不看好當前疊加這種線下的返利模式,“花生日記”現在上這個,主要是吸引代理用戶的噱頭,沒什么實際作用,精力和人力投入大且效果甚微,并不是很高效的一種做法。
再說社交代理淘客模式的核心并不在于疊加更多的返利場景,而是代理機制的設計和啟盤方式,當然還有時機窗口的問題,關于這塊我之前也寫過一篇分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淘客代理APP的起盤、發(fā)展和挑戰(zhàn)
這篇文章寫的比較深,也比較專業(yè),所以想要完全看懂可能還是需要一些行業(yè)基本功,不過我已經盡量寫的通俗易懂了,能消化多少還是看各自的理解能力。(請允許我小小的裝逼一下,畢竟繳了那么多的學費和時間精力總結出來的)
果不其然,后面沒過多久花生他們就把這個線下返利停止了,在社交代理淘客這塊也就花生做了這方面的嘗試,雖然最后停止了,但是對于這種敢于探索的勇氣還是值得肯定和點贊的。
他們停止的原因多種多樣,我就不去展開詳細分析了,個人覺得最主要的是當時的環(huán)境不成熟,這個模式運營還非常重,是很難長期持續(xù)的,畢竟公司的各方面資源有限,總是要聚焦到主業(yè)(淘客返利)才會更好。
為什么今天我又開始專門寫寫線下返利這件事呢,因為最近我看到了一個還不錯的模式,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解決方案和運營模式還是不錯的,有值得探討的地方,看官們先別急,請容我先從頭回憶梳理下。
聊聊我知道的線下返利探索過程
其實我個人最早參與探討線下返利這個事情的時間應該是在2009年底,那時候我還在返利網工作,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個周末的下午。
我和兩位創(chuàng)始人一起參與一個面試,那個兄弟具體叫啥名字現在我記不得了,但是真的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天下午我們在面試過程中還花了大量的時間探討了線下返利如何嫁接進來,是不是要搞個新的事業(yè)部開辟這塊業(yè)務,如果要開展應該怎么去開展。
那位面試者當時給我們提了一個“二維碼”的概念,說通過這個二維碼的方式就可以實現線下支付和線上返利的關聯綁定關系,說這個二維碼在日本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應用了,當時聽的我們很懵逼,二維碼?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今天二維碼對大家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了,不管是加微信好友、還是掃碼關注和線下支付都是非常普遍的的一個東西。
但是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真的不知道,那個時候我們用的都還是功能機,智能手機都是極少的人再用,支付用的也都是現金,電子支付只是僅限于在線網購這塊。
那個兄弟說“二維碼”在日本已經有些場景在使用了,如果我們返利網能夠把線下返利搞起來,結合二維碼來進行會比較通暢。當時我們還在很小的規(guī)模,公司的業(yè)務聚焦也還是B2C電商返利這塊為主,包括淘寶返利那個時候都還沒正式接入進來。
所以我那天下午也只是就線下返利這個事情探討了下這個方向而已,并沒有去做實際執(zhí)行。“二維碼”這個概念也只是在我的腦海里停留了那么幾天,沒有放在心上。
一直到幾年后的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大爆發(fā),“二維碼”才開始廣泛的使用了起來,也是到那個時候我又回憶起了當年那個兄弟眼光真是超前啊,這也是這么多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后來我還真的去查詢了“二維碼”的誕生歷史,這玩意原來最早是由日本人——原昌宏所發(fā)明。
在1994年,由于傳統(tǒng)條碼信息容量不夠,原昌宏為了便于對汽車零部件管理而發(fā)明了二維碼。他曾經在東京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初開發(fā)出二維碼只想過會用在工業(yè)方面,但從未想過可以用作支付手段。
如今,二維碼在中國的使用遠遠超過日本,這也是原昌宏意料之外的事。
關于這塊咱們就不繼續(xù)展開講了,下面繼續(xù)講正題。
雖然返利模式在國內已經有10多年的發(fā)展了,也已經非常的成熟和多樣化。但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都是圍繞線上購物而進行,這些年發(fā)展最快的當然就是圍繞淘寶購物的淘客返利模式,這個不管是行業(yè)的從業(yè)者還是外行人都應該能看的出來,不太了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10800字深度解析淘寶客這個賺錢的神秘行業(yè)
實話說,這篇文章我也是無數次推薦過了,這對咱們外行了解淘寶客以及返利這個行業(yè)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做淘客相關創(chuàng)業(yè)的老板跟我說每次新員工入職,第一天就讓他讀讀我這篇文章,再次真的非常感謝老板們的肯定和支持。
而線下返利這個事情,之前大家都基本處于探討階段,并沒有實際的去落地執(zhí)行,就算有些公司在做了些這方面的嘗試也都只是僅限于探索的蜻蜓點水狀態(tài),做的都是很一般,并沒有什么太大實際性的突破。
最先嘗試線下返利市場的,在我印象中毫無疑問就是我的老東家返利網,為什么會是他們呢,上面我都已經提到。在2009年底的時候我們都有探討過這個方向,雖然當時沒做,但是這個事情一直裝在創(chuàng)始人Gary的腦子里,這么多年下來我感覺他并沒有放棄那個想法。
前幾年返利網的用戶突破了1個億,估值也達到了10億美金的獨角獸級別,在電商導購市場妥妥的第一名,為了繼續(xù)拓展市場增量和滿足用戶360度一站式全景返利,他們就開始實質性的來探索線下返利這個方向。
在拓展線下返利這塊,返利網真是做了大量的探索和付出,屬于先行者。他們并不像一些只做淘客返利的小公司,只是埋頭做當前業(yè)務,賺錢為主,沒有更長遠的產品規(guī)劃和考慮。
他們畢竟有一定的體量,要朝著上市的目標挺進,且團隊成員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也都很不錯,所以在做產品思考和規(guī)劃方面level更高,考慮的也更深一些。
雖然在實際執(zhí)行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這么多年確實在資源和財力上投入了不少,積累了大量的實戰(zhàn)經驗和教訓,有了這樣的積累,只要不放棄,只要還在關注和嘗試,我相信未來有一天總會有機會起來的,這里我還是要再次向老東家致敬并祝福一下。
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前行,這才是行業(yè)頭部公司該有的樣子。沒辦法,誰讓你是第一呢,當老大總不是那么容易的。
當返利網這次開始做線下返利這塊業(yè)務的時候,我已經離開返利獨立創(chuàng)業(yè)好幾年了,這個項目的具體運作和相關細節(jié)我不是很熟悉。我只是從一個外圍的觀察者角度做了一些了解,同時也產生了一點點思考。
他們最近幾年在做線下返利這個事情上,總共進行了2次大的嘗試:
1、 通過支付端發(fā)起,利用銀行信用卡結合返利的模式進行嘗試;
2、 通過用戶端發(fā)起,讓用戶拍攝線下商超購物小票的返利方式進行嘗試;
咱們先來講講通過信用卡返利的模式,這個我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返利網在2015年左右開始的一次實際嘗試,采用的策略在我個人看來也是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由于線下返利場景多樣化而且很復雜、很重,他們就采用了直接從支付入口這塊進行,和中信銀行一起合作弄了一個聯名信用卡。
和銀行合作這個邏輯很簡單,銀行需要拓展信用卡的持卡用戶,而返利網需要做線下返利,線下這么大的市場,使用人肉去一家家單獨BD是很難的一件事。
但是線下的商家基本上都有這個工具,用戶如果申請了這個聯名信用卡,那么后續(xù)在線下購物的時候只要用了這個卡刷卡支付,支付結束后就可以獲得一定金額的返還,而返還的金額是直接到達用戶在返利網的賬戶的,對用戶來說也非常方便,對返利網來說也增加了用戶的粘性。
當時這個返利信用卡推出以后,也做到了100多萬的用戶申請,實際發(fā)卡數量也達到了50萬這樣的規(guī)模,量級也不算小,但是在實際運營中也出現了一些挑戰(zhàn),具體的挑戰(zhàn)大概如下:
返利金額小:因為所有的返利來源都是通過用戶每一次的刷卡支付,中信銀行通過收取商家那邊的手續(xù)費里面的利潤來進行相應的返利的,因為手續(xù)費這個利潤很低,所以給用戶的返利金額就比較小,而且還有最高返利限制。
我記得單筆返利應該最高是50元吧,所以對部分用戶來說可能吸引力不夠大,權益也不夠多,于是發(fā)卡量到達一定量級后增長也比較困難。
支持場景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支持這種返利,原因就是部分特別大的商超(比如大潤發(fā)這種)是可以不給銀行信用卡手續(xù)費的。因為零售的毛利潤本來就很低,同時這些商戶也比較強勢。
所以想要他們的收款POS機支持銀行的信用卡使用,銀行們也不得不做出讓步,那么在這種場景里就無法給用戶實現購物返利。
商業(yè)模式不賺錢:這一條我估計也是最重要的,在這個模式中本來銀行利潤極低,給用戶的返利部分返利網幾乎是100%都返出去的,如果自己在賺一部分錢,那么給用戶的返利就更少了,吸引力不夠。
所以他們自己沒有留任何利潤,只作為維系用戶的粘性考慮。但是如果這個模式本身不能產生利潤,公司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資源去長期發(fā)展并推動的。
經過幾年的運行以后,在2017年底雙方幾乎都不太在這個項目上投入更多了,于是也就停掉了這個合作。
在2017年11月10日中信銀行官網發(fā)布了一個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中信銀行返利網聯名信用卡(以下簡稱“返利卡”)權益將進行全面升級調整,改為了信用卡通用的積分政策進行,變成了常規(guī)的信用卡服務。
至此也代表了這個模式探索暫停。
接著在來講講拍攝線下商超購物小票的返利方式,返利網這次的嘗試應該是參考了美國的一款購物返利應用Ibotta。
當時這個APP在美國還是很火的,2012年剛剛發(fā)布發(fā)布才70多天,就累積了10萬用戶。一直到2017年7月獲得C-1輪融資時,已經擁有了近2300萬次下載,是美國五大最常用的購物應用程序之一。
恰巧的是Ibotta這次C-1輪的融資由GGV紀源資本(GGV Capital)作為領投,而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 Tung)也和返利網很有淵源,當初他在啟明創(chuàng)投做董事總經理的時候主導參與了返利網的A輪融資。
Ibotta的商業(yè)模式講起來也比較容易,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激勵營銷”為核心的返利玩法,既用戶通過Ibotta去線下一些場景購物,比如說用戶需要到沃爾瑪超市或者像RiteAid、CVS這樣的藥店等地方,首先用戶需要要點擊一個準備購買的產品,Ibotta就會轉到擁有三個任務的頁面。
當用戶逐一完成頁面內的任務后,在把購物結帳單上傳到公司的服務器后,就可以賺取相應的傭金返利,Ibotta公司就會把相應的返利金額打到用戶的PayPal賬號。對于熱衷于慈善活動的用戶來說,他們也可以把這些退款捐給美國任何一間學校,當然給用戶返利的這些錢都是來自各大品牌商的營銷費用。
Ibotta這個模式咱們是不是也很熟悉,雖然他們玩的是線下,但是咱們前幾年國內很火的積分墻返利產品不也是這種“激勵營銷”形式么,用戶通過某些積分墻APP(比如應用試客、錢咖、iMoney等)下載別的應用APP以后,并完成相應的下載、激活、試玩等任務后,就可以獲得一定金額的返利,這個返利也是直接提現到對應的支付寶和微信賬戶的。
這些做積分墻返利產品的公司在前幾年可是賺到了大錢呀,趕上了移動互聯網和APP應用爆發(fā)的紅利窗口期,據我所知一年賺幾個億的都好幾家,幾千萬的就更多了。
恰巧我和這個行業(yè)也很有緣分,了解的比較多一些,熟悉我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里就先不展開細說了,因為說起來估計又是幾千字的敘述,未來有機會我在和大家聊聊這個。
繼續(xù)回到正題,那么講到這里大家都知道了,返利網后面也上線了這個功能,通過設置一些在線下商超購物的任務,讓用戶在購物完成后拍攝對應的小票,上傳到APP中,審核通過后就可以獲取對應的返利金額。
他們這次的摸索嘗試比較簡單,剛上來由于各種資源有限,并沒有直接和品牌商去談合作,而是全部采用由自己官方補貼的形式進行,可以理解為MVP測試吧。
這個商業(yè)邏輯也很簡單,如果這種MVP測試可行,那么后面就可以通過海量用戶參與去撬動品牌商進行這種“激勵營銷”合作,和美國的Ibotta走一樣的道路,只不過Ibotta是個獨立的APP,而這個功能將會融入到返利APP當中,成為用戶的一個粘性產品,也是實現線下返利的一個路徑和重要玩法補充。
但是這次嘗試后面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就放棄了,因為中國和美國的情況確實還不太一樣,具體的原因我不太清楚沒去打聽。
關于這塊就先講到這里吧,我相信接下來隨著市場的成熟返利網還是會進一步去探索這個方向,因為前些年做了這么多的努力探索和經驗積累,是不會放棄的,當然我也很期待。
重點講一講我最近看到的這個線下返利模式
說起來這個事情到也有點意思,上周一個朋友在微信上甩了一個新聞鏈接給我,那個新聞里介紹了一種線下返利卡模式,讓我了解下。
具體報道的是哪一家我這里就不提了,以免有廣告嫌疑(最主要的是他們并沒給我廣告費),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暫且稱呼他們?yōu)镈D返利卡吧。
更有意思的是在上周六的中午,我?guī)е』锇榕月犕暌粋€朋友公司舉辦產品培訓課,帶著他們去附近的一個衢州菜飯店吃飯,居然看到了這個DD返利卡的廣告就貼在飯店墻上。當看到廣告后,我沒有絲毫的猶豫,吃完飯結賬的時候馬上就來使用體驗下。
體驗完覺得這個DD返利卡以后,感覺和咱們以往的那種線下返利模式操作還是有很大不一樣,這讓我還有點小興奮,接著我就去仔細琢磨了下,同時也憑借我以往的經驗理解來揣摩了一二,那么我就和大家一起簡單分享下我對這個產品的理解。
他們具體的實現形式和產品設計是怎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支付寶創(chuàng)建一個返利卡小程序,和支付寶的掃碼支付綁定實現用戶在線下場景的消費返利業(yè)務。
這個設計為什么我覺得很不錯呢,因為在2011-2015年我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做返利邦的時候,也深度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那個時候主要做淘寶返利,由于給用戶的返利流程過于繁瑣導致很多用戶覺得麻煩而不想使用。
那個時候不僅流程麻煩,還存在兩個問題。
一個是返利到賬有延期,用戶通過我們網站去淘寶購物,在確認收貨后的7-15個工作日才允許用戶進行返利提現,這個對用戶來說體驗就不那么友好了,但是沒辦法,由于淘寶有退換貨問題,用戶退貨退款或者確認收貨后進行維權,這筆訂單的傭金是不結算給我們的,所以當時所有的返利網站在風控處理和用戶體驗的平衡上能做到這樣,就已經非常的不錯了。
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市場上這些社交代理淘客APP給用戶的返利傭金提現都是50天+的,比我們那個時候還更長,關于這塊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大家感興趣的也可以讀讀最牛淘寶客造富模式,返利機器人和代理APP深度對比!
另外一個就是用戶還需要手動進行提現,雖然我們可以給用戶進行返利到賬后的自動打款,但是由于現金流的問題,我們所有網站都沒有給用戶做自動打款,其實這個用戶體驗是不好的。
但是沒辦法,不能掌控現金流這個模式就很難玩的轉,干過返利模式的都明白,這個一會后面我還會詳細說到。
當時我就在思考,如果想要把返利模式做到極致,未來的返利模式到底應該怎么做呢,首先就應該讓用戶享受到及時返利優(yōu)惠的舒適感,其次最好不要手動提現,如果能在支付的時候立減就更牛逼了。
那么想到這里的時候,我就想到最應該做淘寶返利的不應該是我們啊,而應該是支付寶官方來做這個事情。只要是在淘寶有淘客傭金的訂單,用戶在使用支付寶支付的時候都可以及時立減掉返利金額,給用戶享受極致的用戶體驗,如果他們加上這個功能,那么支付寶的應用對用戶來說又多了一層吸引力,哈哈。
所以大家看到這里就應該知道了,為什么我上面看到返利網當時采用信用卡的模式做線下返利,我很佩服,也感覺是極為聰明的做法了吧,關于在給用戶返利優(yōu)惠這塊,包括后置返利、前置返利和即時優(yōu)惠立減相關,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讀一讀聊一聊淘寶客常見的3種主流促銷玩法
下面咱們在來繼續(xù)詳細說下,這個DD返利卡做了那些改進和優(yōu)化。
1、真正的把返利模式搬到了線下:這個DD返利卡和我上面介紹的返利網之前探索線下返利的輕模式并不同,他們真的是通過人肉(包括代理商)去線下一家家BD拓展的,和商家直接達成合作。
這個看起來比較重,但是非常至關重要。因為接下來有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果不是這種直接合作,是很難操作完成的,所以再重也必須要干。
2、返利傭金相對高,商業(yè)模式可持續(xù),用戶吸引力強:由于是和商家直接合作,商家給出的傭金比例高,大概從5%-20%不等,他們在把這些傭金中的一部分拿出來作為返利直接給用戶。
這個就很有優(yōu)勢了,之前返利信用卡給用戶的返利比較少,原因咱們上面也提及過,他們和商戶直接合作拿到的返利傭金比較多,所以給用戶的返利也比較多,對用戶來說吸引力比較強,同時自己還留有一定的利潤,商業(yè)模式初步能成立。
就拿我周六那天吃的一頓飯獲得的返利來計算,我們總共消費了184元,給我返利了6.44元,返利金額占GMV的3.5%,而DD返利卡的一個返利規(guī)則里面寫的很清楚,傭金的50%直接返利給用戶。
那么這樣就能算出來這一單他們收取店家的傭金為12.88元,占銷售額的7%,如果去掉給我的6.44元返利,那么DD返利卡平臺就可以從這一筆交易中也賺取了50%,即6.44元。
這毛利潤看起來還可以啊,但是他們還有一個代理抽成機制,整體算下來利潤其實也不算太高,這塊我放到后面再講。
3、掌控資金流,并不是簡單的導流賺傭金:上面我已經說了,通過BD一家家去洽談線下商家合作好處很多且必須要干,在這一點上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過去不論是做B2C電商的CPS導購,還是做淘寶客導購,都是不掌控資金流的,用戶就是把錢支付給對應的購物平臺,然后平臺方每月給我們導購方結算傭金。
而DD返利卡是需要用戶把錢支付給他們,然后由他們每月在給線下的商戶結算銷售額,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牛逼,和美團的模式一樣了,掌控了商家的現金流。
有了這個現金流可以玩的地方就多了,后面我會繼續(xù)講到,當然線下商家之前和網絡平臺合作也一直都是這樣的模式,所以他們對這點并沒有什么排斥心理。
這一點上真是很多公司都在這么玩,掌控合作商的現金流,這樣自己的現金流就非常充裕了,但是風險也比較大,就怕挪用這些錢作他用,那么商戶們就是白白損失了,這段時間鬧得比較兇的公寓暴雷不就是類似的例子么。
但就事論事來說,如果要做線下返利,掌控商家的現金流是必須的,這點大家一定要記住。
4、即時優(yōu)惠,支付后返利立馬到賬:由于掌控了商家的現金流,那么在給用戶返利的時候,是可以做到0延遲的,也就是說用戶支付以后,就可以給用戶實現即時返利到賬,體驗爆炸。
過去我們做電商返利導購,給用戶發(fā)放返利都是有延遲的,一方面是我們無法掌控貨物的現金流做不到0延遲,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購物平臺有退換貨周期存在,所以都是按月結算。
我們當年做返利的的時候給用戶能做到確認收貨后的7-15就能返利到賬,這也是我們拿到確認收貨的數據以后,返利平臺方自己先行墊付給用戶的,這也是我們能做到的極限用戶體驗了。總的來說這種體驗屬于優(yōu)惠后置,用戶感知比較弱,不夠強烈。
但是這個DD返利卡,由于掌控商家的現金流,所以可以給用戶做到0延遲的返利體驗的。
因為線下購物場景大部分是不存在退換貨一說的,所以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找一些餐飲店、干洗店、美容美發(fā)店、花店、水果店、寵物店、桌游店、休閑娛樂店等合作。
5、利用支付寶做信用背書:沒有使用獨立的APP,而是由于采用支付寶小程序的方式進行,同時綁定了支付寶的掃碼支付,用戶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且很容易信任,很多不明白的用戶還以為是支付寶官方推出的呢。
對于商家來說也是一樣,在商家的店鋪里和柜臺上的DD返利卡掃碼機器上都不斷地強調和凸顯支付寶的品牌屬性,商家也以為是支付寶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拓展起來就比較容易相信。
對于支付寶來說可以增加他們的粘性和使用頻次,當然也歡迎這樣的合作進行,也愿意給一些權限開放。
這點上也是極為聰明的做法,關于這塊的利用其實還有很多案例的,今天就先不介紹了,后面我找機會專門寫一篇。
6、通過截流進行獲客,同時把商家也發(fā)展為利益共同體:理論上來說商家對于這種線下返利的需求就是你能給我?guī)砹髁浚切?chuàng)業(yè)公司剛開始怎么可能搞到那么多的線下流量,同時還有引導分發(fā)能力呢。
那能怎么辦呢?當然是搞騷操作啊,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操作很簡單,直接在店鋪的墻上以及顯眼的位置貼海報就行,本店支持DD返利卡返利,同時海報設計成為支付寶的藍色調,不斷的凸顯支付寶的重要位置,那么你想只要你在這個店消費了,是不是看到這個海報就想掃碼使用,到手的返利不要白不要,又不是傻逼。
那么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完成線下店的截流獲客了,在這點稍微聰明點的商家,時間一長就看出來問題了,肯定不會同意啊對吧。
但是如果把商家也加入到這個流程中來,變成利益共同體。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客人今天在你這里消費了,后面還不知道去哪里吃呢,他們還會去更多線下場景進行消費,所以告知商家通過你店里發(fā)展的用戶都會成為你的下級,后續(xù)可以長期享受這個客人的所有消費抽成和開卡抽成,那么商家就很大概率愿意的。
這個騷操作也是很不錯的設計,特別提及一下,有興趣的劃重點記下來。
7、會員制+用戶代理制雙箭齊發(fā):這樣好的服務當然不能夠完全免費,現在的用戶都被免費養(yǎng)刁了,你免費他們還不愛搭理你呢,所以一定要做成會員制,收會員費,當然這個會員費不要太貴,控制在10元以內比較合適,最好是9.9元,也可以是0.99元。
這個收費主要是為了篩選有意向的用戶,另外也可以產生一部分收入,這個收入還挺關鍵的。
別急,馬上會講到。
同時他們還把社交淘客這套代理機制引入進來,用戶層面也可以實現裂變人拉人的推廣效果,能夠享受上下級之間的消費返利抽成,在層級上目前看是有超過三級的,但這不重要,大家不都這么玩么。
當你邀請的好友購卡以后,上級邀請者立馬可以分到這部分開卡費的50%,這叫短期的快錢,對用戶和商家都很有刺激性,這也是我上面說我上面要做會員制收費開卡的原因。
另外當好友后續(xù)只要在線下消費獲得返利了,作為上級邀請者可以持續(xù)獲得后續(xù)的消費返利抽成,這個比例為15%,利益也還是挺足的,只不過這個消費獎勵是單獨計算的,這個設計也很牛逼,下面馬上會講到。
8、返利金額拆分,吸引用戶回流:這點設計的也很不錯,前面我已經講到DD返利卡給用戶的返利都是通過支付寶即時返利到賬的,這樣用戶體驗很好,但是也有個問題就是用戶的留存和召回問題。
所以他們在這塊也有一個騷操作設計,那就是你每次消費獲得的返利進行了拆分,總共分成2大塊,一塊叫返利,另外一塊叫獎勵金,每筆訂單返利傭金中留出一小部分作為獎勵金給用戶,還有一個就是你的代理抽成激勵也放入這個獎勵金當中。
而這個獎勵金是需要滿50元才能提現的,所以通過這個獎勵金就可以把用戶吸引住,并且持續(xù)通過DD返利卡進行消費拿返利。
好了,關于這塊的拆解到現在基本上差不多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方面就不展開敘述了,因為我覺得不太重要,比如如何占領用戶心智、如何冷啟動等小問題。
說實話我不知道這篇文章出來以后,是不是創(chuàng)業(yè)團隊會去復制模仿干我不知道,但是這個模式的很多點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參考的。
順便在提一句該模式雖然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在我看來也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和挑戰(zhàn)的,比如沒有更加有效的使用平臺杠桿對用戶在線下消費的引導上做刺激,這塊的產品設計上還可以做更多的優(yōu)化,效果可能會更好。
另外我估計如果這個模式能夠跑通成型,如此大的市場,那么很多巨頭也可能會去干,比如美團、餓了么等,當這些巨頭攜帶海量資金和狼性團隊降維打擊的時候,我們這些小創(chuàng)業(yè)公司該如何突圍呢?
最近發(fā)生在美團、拼多多、滴滴三家殺進社區(qū)團購賽道的血戰(zhàn),不就正在這樣發(fā)生著么,這些都是大家思考的。
不知不覺又寫了9500多字,這也是我熬了2個通宵外加一個白天的時間總結梳理出來的,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韱l(fā)和幫助。
原創(chuàng)不易,麻煩大家多多支持,老規(guī)矩家里條件好的轉發(fā)+在看+贊賞三連走起,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xù)分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