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經濟在過去五年時間取得的巨大進步,主要體現在移動支付
【僑報11月2日社論】在中國大陸,用到現金的地方已越來越少:無論是商場購物、街邊買菜,抑或是餐廳用餐、乘坐公交……只要需要交易的地方,拿出手機掃一掃幾乎都能搞定。
方便、快捷、高效、易操作等特性已經讓移動支付“俘獲”一眾粉絲:從商人、白領到學生,甚至買菜的大媽,擺攤的大爺……當然,還有外國人。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段視頻曾刷爆朋友圈,一名澳大利亞小伙和他的美國朋友在杭州體驗了一把無現金一日游。路邊攤買燒餅、農貿市場買菜,地鐵、醫院、商場、飯館,無一例外,一部手機就夠了!這讓美國小伙伴驚呆了,直呼:真是太爽了!
作為世界上首個發明并使用紙幣的國家,中國或許會成為第一個拋棄紙幣的國家。一項調查顯示,70%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不再需要每天支付現金。移動支付已經和高鐵、網購、共享單車,并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
在征服本土以后,中國大陸的兩大移動支付工具支付寶和微信無現金的“觸角”還伸向了海外。最新消息顯示,支付寶近日先后進軍香港街市和的士(計程車)市場;隨后,騰訊也宣布旗下的微信支付HK可用于當地的計程車費用結算。
事實上,這兩大支付巨頭早已在全球布局。法國巴黎春天、英國哈羅德百貨、芬蘭航空、挪威郵輪、南非觀光巴士、日本藥妝店,甚至連北極圈都接入了支付寶,“你好、謝謝、支付寶”,已經成為老外必學的三句中國話。新華網近日的報道稱,支付寶已經登陸26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多家線下商戶,包括蘋果ApplePay的本土市場美國。微信支付也入駐了13個境外地區的13萬家境外商戶。盡管它們的主要使用者仍為中國人(或華人),在拓展境外屬地化用戶時還面臨如何融入當地的問題,但其所受到的矚目與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無疑,中國正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
而這只是開端,中國的移動支付還在進化。刷臉支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讓世界的目光看向中國。包括移動支付在內的中國多項創新成果不僅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因科技領域改革紅利逐步釋放所產生的驚人變化,也讓中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重返世界舞臺的中心。
在這創新事物背后,其成長的土壤不可忽視——
一是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規模。截至2017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4億,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這個數據的確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望塵莫及的,這也為中國的每一項創新實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支撐。而英國《金融時報》在對比了美中兩國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之后發現,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于美國的50倍。
對于美國來說,這個“扎心”的數據或許印證了“你所擁有的,反而會成為負累”這句話。美國因為擁有非常普及的信用卡體系,刷卡消費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因而移動支付在美國變得步履艱難。而在中國,因為信用卡普及和使用率較低,當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席卷而來時,人們切實感受到移動支付比現金消費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就直接跨越式進入了移動支付時代,并成為其擁躉。
二是中國官方對于科技創新的鼎力支持。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創新”是一個重要關鍵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而在中國各地,扶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接連落地,各類科技創新城、基地次第落成……吸引海外華僑華人回國創新創業的“僑夢苑”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平臺。
三是源源不斷的創新型人才的聚集。正如習近平指出的: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近年來,中國不僅在教育方面備受矚目,其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699萬人,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國;同時,中國官方推出多項舉措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從海外回歸的學子越來越多。這些高素質群體都為中國的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移動支付的應用與普及正是顛覆性創新與跨越式發展的一個范例。從“追逐者”變成“引領者”,中國在拿出手機掃一掃這一簡單舉動背后,展示著中國式的創新之路。移動支付告訴中國人,創新并不神秘,一切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