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中國最大的一件事一定是高考。高考可以說是一個人生幾乎不會忘記的經歷,許多人過了20年,30年都會非常清晰的記得高考那幾天的心情,以及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喜悅或者悲傷。從高考的背后,我們想聊聊未來20年最確定的流量紅利領域:教育。
當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結束后,教育是未來十年最確定的一條賽道。
中國古人有一句名言: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句話非常精辟的概括了中國人的四大需求:解決溫飽,結識伙伴,遇到真愛,得到名利。而且這也符合伴隨著一個人需求的層層推進。溫飽是必須的,伙伴也是剛需,愛情是繁殖的基礎(也是人性能延續的基因),最后當然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好前途。我們看到早在古代,金榜題名就幾乎等同于得到名利。
從古至今,中國人思想中一直延續著“科舉制”的思維。
考上好的學校,就算不保證一個人未來的前途,但是對于得到名利的概率也是大幅提高。關鍵是,事實也是如此。今天相信許多看本人公眾號文章的人,都是高考的受益者,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事實上,中國大部分的中產階級都是教育的受益者。改革開放之后,高學歷的人通過其知識能力,獲得了市場化的回報。許多人都知道有一個American Dream,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在美國獲得同等比例的成功。其實比American Dream更大的是Chinese Dream。許多人通過教育,從一個農村的孩子,變成了大公司的管理層,社會精英,甚至身價過億的富豪。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國家,好的教育都和好的前提強掛鉤。2015年全美18歲以上人口根據其學歷的平均工資水平。我們看到高中學歷在美國的平均工資為3.5萬美元年薪,大學本科學歷的平均工資為6.5萬美元年薪,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平均工資為9.2萬美元年薪。基本上每增加一個級別的學歷,年薪會提高3萬美元。
從平均收入水平來說,教育在美國是非常有效的。假設以4年學習時間,10萬美元總學費為每一個級別跳升的成本。這個投入在長期的生命中,帶來巨大回報。年薪3萬美元的提高意味著未來10年收入會提高30萬美元,未來20年提高60萬美元,30年提高90萬美元。而且我們知道,越是收入高的職業,其向上的空間和彈性反而越大。
自從1978年以來,已經有7億中國人口脫離了貧困線。過去30年,幾乎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比他們的父輩要好。可以說,改革開放和全球化帶動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飛躍,也造就了一大批中產階級。雖然人口紅利消失了,但是未來20年還有明顯的中產紅利。可以說中產階級是過去20年經濟發展留下來最大的紅利,也是未來經濟繼續發展的強發動機。未來大部分的投資機會都必須圍繞中產階級的需求來做。
由于大部分中產階級都是過去20年完成了從貧困人群到中產人群的轉變,這一大轉變和中國經濟的超級周期相關,他們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受益者。對于大部分中產來說,他們的Social Status在過去20年已經改變,他們對于教育的價值非常認同,也是這個“科舉制”體系下的既得利益者。而在任何一個社會,獲得優秀的教育都是成為中產階級的最簡單方式。
美國,日本,歐洲,澳大利亞,韓國,巴西等等,優秀學校出來的人,大部分不會太差。而當這些中產本身也來自于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些名校時,他們也給子女給予了同樣期望。
然而,從人口角度來看,由于這幾年正好對應上一輪的人口高峰期,導致今天考入清華北大會比10年前難很多。我們以1988年和2015年做對比。1988年全國高考人數272萬人,清華本科招生人數2210名,考入清華的學生比例為萬分之八。2014年全國高考人數939萬人,清華本科招生人數3372人,考入清華的學生比例萬分之三點六。我們再以上海本地人考試的角度看,今天要考入上海的復旦交大比過去難很多。筆者所在的區,去年高考最優秀的考生只能考進同濟大學。
對于中產階級來說,希望子女能夠維持其social status,必然需要在教育上進行交大的投入,讓他們進入好的大學,獲得好的工作。當然,對于下面一個階層的老百姓來說,對于教育的投入占其收入比重會更大。這背后我們要理解社會固化的機制。
中國過去的兩千年里,大部分時間都是階層非常穩定的社會。西方這種數百年穩定發展的社會,階層固化更是早已天經地義。穩定的年代并非沒有上升通道,但是穩定年代的上升通道是受控的。無論是對比中國的歷史,目前海外國家的現狀,社會固化是正常的,動蕩的年代才是短暫的。我們看日本,歐洲,美國,香港,韓國等國家,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非常非常難。
所以越是社會固化,一個家庭的上升通道就越窄。我們看到改革剛剛開放時,第一批發財的都是擺地攤的。那時候不需要學歷,甚至學歷越低的人,其創業的機會成本就越低,成為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批的受益者。但是時間拉長后,我們看到經濟增速越慢,對于創業者要求越高,創業難度也越大。
在美國我們發現大部分創業者都有著非常優秀的學歷,無論是扎克伯格,貝索斯,還是比爾蓋茨,都是名校出來的,就算不創業也是社會精英。國內第一批改變自己命運的創業者學歷并不高。但是目前第二批成功的創業者學歷背景,能力,知識結構都很強。今天,所有人改變自己命運,獲取通向“上層社會的彩票權”,只能依靠考進名校了。
最終結果就是大家對于K-12教育不斷的投入。因為這種投入會帶來“彩票權”,底層人民來說教育是改變命運的彩票,中層人民來說教育是至少保持社會階級的權利,上層人民來說優秀的子女教育是他社會地位和象征的一部分。
從一個廣義消費品的角度看,這個行業的收入就是購買的人數乘以購買的價格。所以量和價的變化將意味著這個行業未來的景氣度。過去10年白酒就是一個景氣度持續向上的行業,無論是單價還是消費者的數量都在上升。而教育行業中,這種量價齊升的特征更加明顯。
對比了美國20年,日本將近30年的物價水平。我們看到1997到2017年的美國,價格漲幅最大的就是大學學費,教育的開支;后面是孩子醫療支出,整體醫療成本;價格跌幅最大的都是科技創新產品,比如電視機,軟件,玩具,新型汽車等。日本從1990到2016年之間,漲幅最大的是圖書,教育和學費;跌幅最大的是交通和通訊,飲料以及文化出游。而且兩個國家的對比還是有一定代表性。
雖然都是發達國家,美國的人口結構更好,日本長期通縮并且到了2008年65歲以上老人的人口數量就超過了19歲以下人口。這意味著一點,無論在什么類型的經濟結構下,教育的開支都是長期向上。
之前我們在研究酒類行業中,定價權越是強的行業,行業屬性就越好,行業空間就越大。啤酒行業雖然集中度比較高,但是各大品牌的定價權不強,導致大部分啤酒商的毛利率不高,行業內也出不了大市值公司。相反,白酒行業的集中度雖然不高,但是定價權很強,或者說不同價格層級的集中度較高。所以白酒行業能夠出一大批大市值的公司。
而教育顯然屬于定價權很強的行業。消費者對于單價的敏感性不強,更看重效果。行業不會出現打價格戰的局面。由于屬于非標準化的消費品,驅動用戶購買最核心的動力不是價格。那些具有好的口碑,強大品牌的機構能不斷提價,是一個長期價格會上漲的行業。
同時,我們前面也說過中產紅利背景下,大家對于教育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整個教育行業的量也會越來越大。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教育是少數量價都會上漲的行業,對行業收入彈性的提高有巨大推動作用。
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在逐步消失,科技股投資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我們也將一部分精力投放到消費屬性的行業中去。
教育其實一直是我們過去幾年最看好的消費屬性行業,其中的好未來我們也多次寫過文章推薦。從中長期維度看,社會固化、中產崛起、教育對于人們命運改變的權重越來越大,也將成為少數未來量和價格都會上升的行業。
相關推薦閱讀:
在線教育進入新階段,該如何解決5大行業痛點?
創新工場教育投資啟示錄:風口之上,“在線教育”尚能飯否?
2019年,教育行業機會與挑戰并行。新政策下,高品質與差異化的“慢”教育產品迎來機遇。資本回歸理性,在線教育機構規模不盈利問題亟需突破。如何把握發展新形勢,創造教育新突破。5月15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億歐教育誠邀各位共話教育之道。
戳鏈接報名吧~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7